“在全国还有千千万万像我这样的青年技能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这是我们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最好时代。”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选手龙伟杰,向大家讲述自己凭借精湛技艺续写我国在该项目“五连冠”的故事。
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代表围绕“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新华社记者潘旭摄
回顾世界技能大赛参赛过程,龙伟杰感慨万千。“赛场上允许的误差范围是0.02毫米,这差不多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四分之一。”他说,为了既快速又精准地达成目标,他每天待在车间,面对机床日复一日重复操作。成为金牌选手后,他为一些企业组织技能培训服务,帮他们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和工艺创新。
当下,数字化时代对信息产业技能人才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学生李宏宇用精湛的技术助力时代进步,也用技能点亮自己的人生。这名获得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金牌的选手,热爱钻研、直面困难,将公司运营、大国重器运转背后的网络高效串联。他希望苦练内功、不断精进技艺的年轻人,为行业注入更多新生力量。
“这一个项目是辛苦与甜蜜并存的。”获得糖艺/西点制作项目金牌的选手刘欣茹说,这样一个既好吃又好看的项目其实充满了对精湛技艺的挑战。在平时训练过程中,糖的温度要达到八九十摄氏度,戴着硅胶手套也会经常被烫出泡,常常一个泡刚好另一个又出来了。在她眼里,强大的热爱可以抵挡一切困难。毕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加工项目金牌选手张宇鹏,为我国实现了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在这个项目中,参赛者需要纯手工制作出误差在1毫米以内的首饰作品,背后靠的是长时间的技能和经验累积。“未来我将传承中国非遗文化。”张宇鹏说,他将把所学的技能和花丝镶嵌技艺相结合并创新,实现“古和今的结合”,把中国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递下去。
“在生产方面,我们利用这项技能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安全;在生活方面,我们借助精密仪器来检测产品质量”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选手鲁静怡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化学实验技术如何服务于日常生活生产。同时,她作为2025年至2026年世界技能冠军联络小组的成员之一,有了更多目标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新时代中国技能青年追求卓越的风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